无明显异常发现
鼻窦CT(横断+冠状):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双源
鼻窦MR增强+水成像:GE MR750 3.0T
该患者外伤后出现鼻流清水,晨起加重,伴有头痛。CT提示前颅窝、额窦后壁、筛窦上壁多发骨折,鼻窦积液/炎症;MR提示额窦积液,可见条状高信号与脑内相通,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支持“脑脊液鼻漏”的诊断。MR亦可见侧脑室稍缩小,硬脑膜增厚并明显均匀强化,符合“低颅压”表现,进一步支持“脑脊液鼻漏”诊断。
该患者随后施行了鼻内镜下修补术,术后患者一般体征良好,无流清水及头痛等症状;病程中,患者没有出现发热现象。
病例讨论
脑脊液鼻漏是指脑脊液沿破口与鼻窦腔相通,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较自发性和医源性更为常见,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筛板或筛窦顶,蝶窦次之。本例发生于额窦后壁,脑脊液经骨折的额窦漏出,较为少见。脑脊液鼻漏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鼻腔内流出清亮的液体,容易伴发颅内感染。
CT仅能观察前颅底以及各鼻窦的的骨折情况,对于漏口的定位缺乏敏感性;CT脑池造影术(CTC)是早期诊断脑脊液鼻漏的方法,目前仍是金标准,但CTC仅对于活动性漏口的脑脊液鼻漏准确性较高,且伴有较多并发症与禁忌症。目前较多文献报道了MR脑池造影术诊断脑脊液鼻漏的优势,三维薄层的T2WI*序列可以显示颅腔脑脊液和鼻窦腔相连的线状高信号,可以显示漏口较小和非活动性脑脊液鼻漏。鲜军舫在文献中报道,对于CTC和MRC均不能显示的漏口,可以采用腰穿注射Gd-DTPA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或增加脑脊液压力后再进行MRC。
低颅压综合征也常见于脑脊液鼻漏的患者中,其所引起的体位性头痛易与颅内感染混淆。低颅压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凸面硬脑膜和小脑幕弥漫性增厚和强化、脑室稍缩小、鞍隔膨隆,严重时可有硬膜下积液或出血。低颅压综合征也是提示脑脊液漏的间接征象。
综上,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并不难,漏口准确的定位对于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少见部位的损伤导致的脑脊液鼻漏。
参考文献
1、 鲜军舫, 王振常, 梁熙虹,等. MR脑池造影术在诊断脑脊液鼻漏中的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8):831-835.
2、 Hubbard J L, Mcdonald T J, Pearson B W, et al. Spontaneous 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 evolving concepts in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Mayo Clinic experience from 1970 through 1981.[J]. Neurosurgery, 1985, 16(3):314.
3、 Shetty P G, Shroff M M, Fatterpekar G M, et al.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sphenoid sinus fistula: MR and CT findings.[J]. 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00, 21(2):337-42.
患者:男性,17岁 主诉:解黑便5月余,再发5天伴晕厥1次。 [详细]
彭鹏医生
女, 46岁 主诉: 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六年余,右腰胀痛三月余 [详细]
钱银锋医生
男,52岁 主诉:间断发热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9.7℃,不伴胸痛、后背疼痛,无咳嗽、咯血、头痛、晕厥、意识丧失 [详细]
郭力宁,李东医生
男,5岁,9小时前突发抽搐,期间共抽10次,伴意识障碍 [详细]
王小玗,杨健医生
男,58岁,头晕伴视物模糊3周。 [详细]
王梅云,高明医生
男,34岁 胸闷、憋喘不适23天,加重3天 阑尾手术2月 [详细]
徐磊,吴绍琴医生
患者,女性,76岁。 主诉:胸闷 现病史:自觉胸闷半年余 既往史:无 [详细]
杜祥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