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例读片30
发布时间:2016-08-06浏览次数:5670次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作者:杜祥颖

男性,35岁,右胸上部疼痛6个月,伴低热、乏力、盗汗。

肿瘤标记物:TSCF 65.2 u/ml(0-64u/ml),NSE 20.57ng/ml(0-16ng/ml),D-二聚体正常,CO2总量20.4mmol/l(24.0-32.0mmol/l)

Tumor markers: TSCF 65.2 u/ml(0-64u/ml), NSE 20.57ng/ml(0-16ng/ml),D-Dimer were normal, total CO2 20.4mmol/l(24.0-32.0mmol/l).


      穿刺病理: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分析过程:CT所见:右肺上叶、中叶外侧段及下叶背段可见散在小片状模糊阴影,部分病变内可见索条影及网格状改变。右上肺前段可见一团状阴影,与右上叶前段血管束相连,大小约5.7×175pxCT值约23Hu,边缘光整锐利。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右上肺前段病变未见明显强化。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可见充盈缺损,似与右上肺病变相延续;右上叶、中叶及其各段肺动脉亦可见充盈缺损。术前诊断:右上肺前段占位,考虑来源于肺动脉,右肺轻度炎性病变。鉴别诊断:肺癌:该病例位于肺门旁,主要应与中心型肺癌进行鉴别诊断。肺癌来源于支气管上皮,多有相应支气管的闭塞、狭窄,远端常伴有阻塞性肺改变,如肺炎、肺不张等;肿块密度多不均匀,内部可见空泡征,周边可见分叶征、毛刺征等。本例肿块相应支气管表现为受压、变形,肿块边缘非常光整、锐利,且肿块局部与右上叶前段血管束相连,故不符合中心型肺癌。肺动脉肉瘤(PAS):罕见的肺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起源分为内膜肉瘤和壁间肉瘤,以内膜肉瘤多见。临床上D-二聚体正常,部分有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PAS多由肺动脉主干向远端肺动脉延伸,累及双侧肺动脉,病灶边缘饱满、隆起,有分叶,肿瘤的旺盛生长特性,使病变近端凸向右室流出道方向或凸向血流面,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提示肿瘤内供血多来自肺动脉系统,原发肺动脉肉瘤可以向肺内转移,也可浸润到肺动脉外及纵隔。肺血栓栓塞(PTE)多有深静脉血栓病史,临床上D-二聚体升高,影像上PTE栓子在面对血流面的形态多为“杯口状”,表现为密度较为均匀的充盈缺损,且不强化,本例病变与肺内病变关系密切,无法用一元论解释,且临床上无高凝状态,故可排除。患者于CT引导下对肺内病变进行穿刺活检,镜下见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变现为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特点,病变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且多位于肺的表浅部位,近胸膜处,也可发生在肺的深部,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可有均匀或不均匀的中等至显著强化。病变低度恶性,也有报道局部浸润纵隔、胸膜、脊椎、肺门淋巴结,也可有血管侵犯,但像本例侵犯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极为罕见,且病变强化过于不明显,穿刺结果有待进一步商榷。



      每周一例
      更多>>
      • 病例读片第70期

        患者:男性,17岁 主诉:解黑便5月余,再发5天伴晕厥1次。 [详细]

        彭鹏医生

      • 病例读片第69期

        女, 46岁 主诉: 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六年余,右腰胀痛三月余 [详细]

        钱银锋医生

      • 病例读片第69期

        男,52岁 主诉:间断发热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9.7℃,不伴胸痛、后背疼痛,无咳嗽、咯血、头痛、晕厥、意识丧失 [详细]

        郭力宁,李东医生

      • 病例读片第68期

        男,5岁,9小时前突发抽搐,期间共抽10次,伴意识障碍 [详细]

        王小玗,杨健医生

      • 病例读片第67期

        男,58岁,头晕伴视物模糊3周。 [详细]

        王梅云,高明医生

      • 第66期

        男,34岁 胸闷、憋喘不适23天,加重3天 阑尾手术2月 [详细]

        徐磊,吴绍琴医生

      • 第65期

        患者,女性,76岁。 主诉:胸闷 现病史:自觉胸闷半年余 既往史:无 [详细]

        杜祥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