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1岁1个月。
主诉:发现头围进行性增大8个月。
现病史:8月前,家长发现患儿头围进行性增大,伴前囟隆起,头皮静脉曲张。
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40.6%、血红蛋白119g/L,血小板285*109/L,
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颅盖骨增大,前额部突出;上颌骨和颅底骨发育不良,下颌骨相对正常,颅面骨比例不协调
加拍 脊柱 骨盆片
可以初步怀疑是体质性骨病,再加拍 四肢 平片
临床:发现头围进行性增大8个月
实验室检查正常
头颅平片:颅盖骨增大,下颌骨相对正常,导致颅面骨比例不协调
脊柱:椎体不同程度变薄,后缘明显凹陷
骨盆扁平
四肢骨变短
诊断:软骨发育不全( achondroplasia)
诊断小结:
软骨发育不全( achondroplasia,ACH) 是短肢型侏儒最常见的一种,多是由软骨内骨化缺陷而导致的。病因不明,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本病病理:主要为软骨化骨障碍,膜性化骨正常。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影像诊断要点:
头颅:
下颌骨及颅底骨发育不良,颅面骨比例不协调;
脊柱:
椎体变扁,后缘凹陷明显,前缘变尖呈子弹头样,椎弓根间距逐渐变窄,脊椎腰段后突畸形,骶椎发育相对较小,腰骶角明显增大
四肢:
长骨变短,骨化中心发育延迟,干骺端膨大,股骨远端干骺端包埋骨化中心
骨盆:
髂骨呈方形,坐骨切迹呈鱼嘴样,其中椎弓根间距逐渐变窄和坐骨切迹呈鱼嘴样表现具有特征性。
诊断思路:
本病例特点为全身软骨化骨的骨骼均发生异常
多部位受累,双侧肢体对称
脊柱、骨盆及干骺端影像表现典型
再结合临床产前B超提示羊水多,头围腹围大于孕周,产后体格检查,定性相对容易。
往体质性骨病方向思考
鉴别诊断: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该病椎体无渐进性椎管狭窄,椎体后缘无明显凹陷,椎体大多呈阶梯状,或“横置花瓶状”;
该病双侧肋骨起始端呈弧形,且密度增高,呈“括弧征”;
四肢长骨干骺端“尖刺征”较明显。
图1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鉴别诊断:
粘多糖病(Ⅰ型)
掌骨基底部变尖比较明显,呈子弹头样,较具特征性;
四肢骨两端或某一端变细,关节面弯曲、 倾斜,以尺桡骨远端明显,干骺端一般正常;
椎体为卵圆形,腰1或腰2椎体变小,前缘呈舌状突出,无椎管狭窄和扁平骨盆表现;
有粘多糖特殊面容,智力低下,实验室粘多糖试验阳性等。
图2 粘多糖病(Ⅰ型)
鉴别诊断:
软骨发育低下
该病X线表现及临床表现较前者明显轻微,
一般没有椎管渐进性狭窄,腰椎后突不明显,
四肢干骺端表现亦较轻。
颅盖骨和面骨无明显畸形,比例较协调。
感谢您的关注!
http://www.szkid.com.cn
患者:男性,17岁 主诉:解黑便5月余,再发5天伴晕厥1次。 [详细]
彭鹏医生
女, 46岁 主诉: 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六年余,右腰胀痛三月余 [详细]
钱银锋医生
男,52岁 主诉:间断发热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9.7℃,不伴胸痛、后背疼痛,无咳嗽、咯血、头痛、晕厥、意识丧失 [详细]
郭力宁,李东医生
男,5岁,9小时前突发抽搐,期间共抽10次,伴意识障碍 [详细]
王小玗,杨健医生
男,58岁,头晕伴视物模糊3周。 [详细]
王梅云,高明医生
男,34岁 胸闷、憋喘不适23天,加重3天 阑尾手术2月 [详细]
徐磊,吴绍琴医生
患者,女性,76岁。 主诉:胸闷 现病史:自觉胸闷半年余 既往史:无 [详细]
杜祥颖医生